前言
这几天主要学习了使用注解的方式来对spring中的bean进行管理,注入属性,以及aop的操作
Spring的bean管理(注解)
什么是注解?
- 注解是代码里面的特殊的标记,使用注解可以完成一些功能
- 写法:@注解名称(属性名称=属性值)
- 注解使用在类的上面,方法上面,属性上面
Spring注解开发准备
引入新的约束
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
<beans xmlns="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beans"
xmlns:xsi="http://www.w3.org/2001/XMLSchema-instance"
xmlns:context="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context" xsi:schemaLocation="
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beans 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beans/spring-beans.xsd
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context 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context/spring-context.xsd">
开启注解扫描
<!--开启注解扫描-->
<!--到包里面扫描类、方法、属性上面是否有注解-->
<context:component-scan base-package="cn.lcx"></context:component-scan>
使用注解创建对象
创建对象的四个注解
- @Component
- @Controller (WEB层)
- @Service (业务层)
- @Repository (持久层)
目前来讲这四个注解功能是一样的,都是用来创建对象的 - Scope 是用来表示创建单实例对象还是多实例对象
singleton:单例,prototype:多例
使用注解注入属性(可以不使用set方法)
创建service类,创建dao类,在service得到dao对象
注入属性第一个注解 @Autowired
- 首先我们使用注解先来创建service对象和dao对象
- 在service类里面定义dao类型的属性
在这里,我们省略了创建set方法
注入属性第二个注解 @Resource
- 注意:name里的值写 注解创建dao对象时候的value值
配置文件和注解混合使用
- 在这里我们创建对象的操作使用配置文件来实现
- 注入属性的操作我们使用注解的方式来完成
AOP
- 面向切面编程,简单来说,扩展程序功能的时候不用修改源代码
AOP操作术语
- Joinpoint(连接点): 类里面可以被增强的方法,这些方法称为连接点
- Pointcut(切入点):所谓切入点是指我们要对哪些Joinpoint进行拦截的定义.
- Advice(通知/增强):所谓通知是指拦截到Joinpoint之后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知.通知分为前置通知,后置通知,异常通知,最终通知,环绕通知(切面要完成的功能)
- Aspect(切面): 是切入点和通知(引介)的结合
- Introduction(引介):引介是一种特殊的通知在不修改类代码的前提下, Introduction可以在运行期为类动态地添加一些方法或Field.
Target(目标对象):代理的目标对象(要增强的类)
Weaving(织入):是把增强应用到目标的过程.
把advice 应用到 target的过程
Proxy(代理):一个类被AOP织入增强后,就产生一个结果代理类
切入点
在类里面可以有很多的方法被增强,在实际操作中,只是增强了类里面的add和update方法,实际增强的方法称为切入点
通知/增强
- 前置通知:在方法之前执行
- 后置通知:在方法之后执行
- 异常通知:方法出现异常
- 最终通知:在后置之后执行
- 环绕通知:在方法之前和之后执行
切面
把增强应用到具体的方法上面的过程称为切面
Spring的AOP操作
- 在spring里面进行aop操作,使用aspectj实现
(1)aspectj不是spring一部分,和spring一起使用进行aop操作
(2)Spring2.0以后新增了对AspectJ支持 - 使用aspectj实现aop有两种方式
(1)基于aspectj的xml配置
(2)基于aspectj的注解方式
在配置文件中导入aop约束
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
<beans xmlns="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beans"
xmlns:xsi="http://www.w3.org/2001/XMLSchema-instance"
xmlns:aop="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aop" xsi:schemaLocation="
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beans 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beans/spring-beans.xsd
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aop http://www.springframework.org/schema/aop/spring-aop.xsd">
切入点表达式
1 切入点:实际增强的方法
2 常用的表达式
execution(<访问修饰符>?<返回类型><方法名>(<参数>)<异常>)
(1)execution(* cn.lcx.aop.Book.add(..))
(2)execution(* cn.lcx.aop.Book.*(..))
(3)execution(* *.*(..))
(4) 匹配所有save开头的方法 execution(* save*(..))
基于Aspectj的xml配置
配置文件
<!--1.配置对象-->
<bean id="book" class="cn.lcx.aop.Book"></bean>
<bean id="myBook" class="cn.lcx.aop.MyBook"></bean>
<!--2.配置aop操作-->
<aop:config>
<!--配置切入点-->
<aop:pointcut id="pointcut1" expression="execution(* cn.lcx.aop.Book.add())"/>
<!--配置切面-->
<!--把增强用到方法上面-->
<aop:aspect ref="myBook">
<!--配置增强类型-->
<!--method:增强类里面使用哪个方法进行增强-->
前置增强
<aop:before method="before1" pointcut-ref="pointcut1"></aop:before>
后置增强
<aop:after-returning method="after1" pointcut-ref="pointcut1"></aop:after-returning>
环绕通知
<aop:around method="around1" pointcut-ref="pointcut1"></aop:around>
</aop:aspect>
</aop:config>
测试代码
public class MyBook {
public void before1()
{
System.out.println("前置增强....");
}
public void after1()
{
System.out.println("后置增强.....");
}
//环绕通知
public void around1(ProceedingJoinPoint proceedingJoinPoint) throws Throwable
{
System.out.println("方法之前。。。。。");
//执行被增强的方法
proceedingJoinPoint.proceed();
System.out.println("方法之后。。。。");
}
}
- 控制台输出
### 理解 * 首先我们在配置文件中先配置对象,把对象创建出来,然后来配置aop操作 * 在aop:config标签中,我们首先使用aop:pointcut来配置切入点,所谓切入点就是之前我们说的所要增强的类中的方法,这里使用切入点表达式来表明是增强Book类中的add方法,id为切入点的名称。 * 然后我们来配置切面,给add方法进行增强,在aop:aspect中,ref属性值为所要增强给其他类的类的id值,这里我们使用myBook类中的方法给Book类中的方法增强 * 配置增强类型,method中填写增强类里面使用哪个方法进行增强